人员搜索

科研团队在深圳首次发现花榈木野生种群

发布时间: 2025-04-24

记者4月16日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首次在深圳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花榈木野生种群。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深圳植物多样性记录空白,更为滨海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珍贵样本。

2022年1月,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在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园发现疑似花榈木的植物种群。因红豆属植物存在几年结一次果实的情况,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植物种类及生长动态,科研团队开始了长达3年的监测。“由于当时这些植株处于营养生长期,缺乏花、果等关键形态特征,科研人员无法准确鉴定其种类。”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何春梅说。

花榈木成年植株。(广东省林业局供图)

2025年3月,科研团队终于成功采集到该种植物成熟荚果及种子标本。通过形态学比对,确定其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花榈木,这也是深圳首次确定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花榈木分布。

花榈木的果荚和种子。(广东省林业局供图)

研究人员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在深圳花榈木野生种群分布地建立永久监测样地,系统开展微生境因子动态监测、传粉机制解析及遗传多样性评估等基础研究,同时制定涵盖生境修复、种群扩繁和生态廊道建设的立体保护方案,以科学支撑这一物种在滨海生态系统中的有效保护及可持续利用。

花榈木又名花梨木、红豆树等,为豆科红豆属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越南、泰国也有分布。其分布区域较窄,呈点状零星分布,种子自然萌发率低,人为破坏严重,野生种群资源较少,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是我国珍稀濒危树种,也是国家重点储备林资源树种。(记者王瑞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法治与民生
微博

法治与民生
微信

百余个港澳青年创客团队探访浙江创新创业“沃土”
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召开
港澳青年体验深圳城市“绿脉”
在蒙藏学校旧址感受浦江潮涌连雪域
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

浙江东阳:问题混凝土依旧外售 涉事企业有恃无恐?

【护企安商】 “内鬼联盟”盗取超14000斤铜件 泽州警方循迹抓12名犯罪嫌疑人
最高法发布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典型案例
保障自贸区健康高效运行!
最高检发布第五十六批指导性案例

广西龙胜:多彩民俗欢度“三月三”

山海情深系边疆 精准赋能教育行
慈善筑巢暖人心 公益助力显大爱——云南一见义勇为英模“安居工程”接房
云南省见义勇为主题广场正式开园
寻找“网红村”的“长红”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