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搜索

河北涉县:千年赛戏焕新姿

发布时间: 2025-04-23

锣鼓声声响,线上传艺忙。3月15日7时许,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上清凉村文化活动室内,赛戏《火烧战船》线上传艺活动正在进行。

“威风凛凛震乾坤,执掌东吴第一人。孙主驾前为帅首,姓周名瑜管万军……”48岁的赛戏传承人程神所一句一句教,在石家庄工作的杨文凯则在线上对着手机屏幕认真跟着学。

“上个周末,我回村参加演出,当穿上戏装,走上舞台的那一刻,顿时骄傲感满满。”24岁的杨文凯说。通过线上学习,如今杨文凯已掌握了《宁武关》《乌江岸》等十多部戏。

南宋诗人陆游在诗中写道:“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赛神”即为当时的赛戏演出。据了解,赛戏是一种曾流传于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的古老剧种,融民间祭祀与地方戏曲于一体,具有浓郁的边塞地方特色,形成于宋金时期,由于其历史久远,在戏曲界有“活化石”之称。邯郸赛戏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涉县上清凉村赛戏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古调铿锵奏响,彩旗漫卷飘扬。武生花旦步悠扬,演绎千秋万象。”这个古老剧种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一旦哪里有赛戏上演,就是村里的隆重节日。“赛戏寄托着人们渴望幸福安康的美好心愿。”程神所说,“上清凉村赛戏最大的特色是‘原汁原味’,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几年前,随着外出务工潮的兴起及老艺人的自然流失,上清凉村赛戏曾一度到濒危的境地。“赛戏唱的是忠孝节义,吼的是责任担当,念的是家国情怀,这么好的非遗文化可不能搞丢了!”上清凉村党支部书记程王飞说。面对村里赛戏表演人才断层、文化场所年久失修的实际,他们成立了“上清凉村赛戏保护传承领导小组”,积极谋划传承之策,并筹资30余万元,重新修建起古戏楼。为了让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学好赛戏,他们还采取线上教学的模式,将戏词按角色拆解,实行线上辅导、排练。

为更好传承赛戏文化,涉县文化馆与河北大学文学院历经两年多时间,搜集整理出版了《邯郸(涉县)赛戏剧本集》;同时,涉县还大力开展“赛戏进校园”活动,通过赛戏传承人课堂讲授展演、开设课外实践班等形式,增强学生对赛戏的认知和兴趣,让这项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校园扎根成长。

在涉县,随着赛戏文化的接力传承,演员也愈加年轻化,这一传承了上千年的古老剧种焕发出新的容颜。如今,上清凉村30多名00后青年加入赛戏传承学习队伍,在舞台上已然挑起了大梁。在今年春节、元宵期间,上清凉村将赛戏与转灯、秧歌等民俗艺术联袂展演,演出达50多场次,吸引观众累计超10万人次。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法治与民生
微博

法治与民生
微信

百余个港澳青年创客团队探访浙江创新创业“沃土”
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召开
港澳青年体验深圳城市“绿脉”
在蒙藏学校旧址感受浦江潮涌连雪域
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

浙江东阳:问题混凝土依旧外售 涉事企业有恃无恐?

【护企安商】 “内鬼联盟”盗取超14000斤铜件 泽州警方循迹抓12名犯罪嫌疑人
最高法发布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典型案例
保障自贸区健康高效运行!
最高检发布第五十六批指导性案例

广西龙胜:多彩民俗欢度“三月三”

山海情深系边疆 精准赋能教育行
慈善筑巢暖人心 公益助力显大爱——云南一见义勇为英模“安居工程”接房
云南省见义勇为主题广场正式开园
寻找“网红村”的“长红”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