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与民生

人员搜索

劳务合同纠纷如何确定被告?法院:实际用工方须担责

发布时间: 2025-08-11

劳务完成后未能拿到应有的报酬

这种情况应该如何确定被告

近日,湖南省汨罗市人民法院
审理了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
法律看点 | 买卖合同审查、签订、履行的15个法律风险防范要点 - 知乎
(图源网络 侵删)



李某与杨某系朋友关系。2024年,杨某请李某到黎某的KTV(杨某有股份)进行装饰装修工作,共计施工20多天。因劳务报酬一直未结算,李某将杨某诉至法院。

在庭审过程中,杨某表示自己只是公司员工,也未与李某签订劳动合同,李某提供劳务过程中是与黎某联系的,因此黎某认可的该笔款项不应当由自己承担。

承办法官经审查发现,黎某作为KTV实际经营者,系直接接受李某劳务的一方。为全面保障劳动者权益,法官依法向李某释明,后李某追加黎某为共同被告。

法院通知黎某到庭后,法官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向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组织双方核对账目并开展释法说理。最终,黎某认识到自身责任,当庭向李某全额支付了拖欠的劳务款。李某收到款项后,向法院提交撤诉申请,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法官提醒

务工前,务必明确用工主体是个人还是单位。若受个人雇佣,对其进行管理并支付报酬者即为用工主体;若为单位工作,则该单位为用工主体。同时,要注意留存工资结算单、聊天记录、工作记录等证据,便于有维权需要时证明劳务关系及欠薪事实。遭遇欠薪时,可先与对方协商;协商不成,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

文章来源:(律砝传媒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法治与民生
微博

法治与民生
微信